神奇的卜卦

卜卦,是易经的一个分支。

前面有一个医生段无章,对易经有研究,当然会卜卦,但他为徒弟准备的锦囊却不一定是卜卦的结果。根据笔者的分析,那事根本不需要卜卦。现在要讲的这个故事,《搜神记》明确说清梦了,是由卜卦而得出的结果。

臧仲英向许季山问卦,问的是家宅纷乱的缘由。是什么样的乱呢?饭菜里经常无缘无故地掉进尘土,兵器一类的东西突然自己会动起来,衣服突然着火,一家人的镜子突然不见了,又突然出现,还伴随着埋怨的声音,最令人关切的是小孙女突然不见了三四天,找到的时候却在厕所里。许季山确实是一个高级卦师,当即就找到了答案,原来是一只狗与一个仆人合伙干出来的事。

笔者当然求人卜过卦,相信有过卜卦经历的人也不少。卦师最后给你的答案,只会是引导性的,由你去对号入座,特别是涉及到尚且还活着的人,不可能指名道姓地说得这样具体。这个许季山,神奇就在这里,直指一个叫益喜的仆人,及一只老青狗。

凭笔者有限的了解,断出老青狗估计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从卦象的五行的属性、五畜的属性、五色的属性去分析,再合成,最后勾勒出青狗的形象。这人的名字是如何断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卦师能做到。

足见,卜卦这活儿练到极致,天机就不是秘密。也许这就是干宝将这件事收录在《搜神记》里的一个原因吧。不管怎样,益喜捣鬼也做得过了份,千不该万不该将儿童做游戏,这叫伤德。许季山也算积德,只是让臧家将他遣送出户就万事大吉。否则,那年代一个主子将仆人整死,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

卜卦,简直就是上天留给凡人通神的工具。

——————————————————————————————————————
关联原文:
段医,字符章,广汉新都人也。习易经,明风角。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医为合膏药,幷以简书封于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生到葭萌,与吏争度津。吏挝破从者头。生开筒得书,言:“到葭萌,与吏斗,头破者,以此膏裹之。”生用其言,创者即愈。

译文:
段翳,字元章,是广汉郡新都县人。他精通《易经》,懂得根据五音与四方之风声来占吉凶的占候之术。有一个学生来学了好几年,自以为已经大致掌握了关键的道术,便辞别师傅回老家去。段留给他配了些膏药,并用竹简写了封信一起封在竹筒里,告诉这学生说:“碰上急事,就打开这竹筒看看。”这学生来到葭萌县自水江边,与官吏抢着渡河。管渡口的官吏打破了他随从的头。他打开竹筒看到那信札,上面写着:“到葭萌县,与官吏争斗,头被打破的,就用这膏药敷在伤口上。”他就按这话办了,受伤的人马上就痊愈了。

活学活用才是易经

易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想必大家都知道,学会它能预测很多事,想必大家也知道。遗憾的是这样的神书,如今的人学之廖廖。在古代,学习这部著作的人相对比较多,大凡文人墨客及道、巫、医之流,都有研习。

《搜神记》卷三里有一位做医生的段元章,就是一位对易经学有所成的人。而他的徒弟正好相反,接触到一点毛皮就自以为学有所成,信心满满,辞师还乡。师傅就是师傅,知道他一定会招祸吃亏,就给了他一个锦囊,算是救了他一时之困。

这个故事很精彩。精彩在段医生推测出他的徒弟及随从一定会在一个叫葭萌的地方发生斗殴,斗殴的结果一定是自己徒弟这边吃亏受伤,所以连治伤的药也为他准备好了。可惜这位徒弟,遇上这等事情,师傅的锦囊救了他之后,也没有参悟出易学的真东西。否则的话,必然折返而回,向师傅讨教真学问。

继续阅读活学活用才是易经

哪里是什么孔子的预言

孔子是圣人,当然有预言的本领。他的很多话,到现在都还管用。《搜神记》卷三开篇就记下了与孔圣人有关的事,预言之精准,可谓神奇之极。揭开这个预言的是,孔子身后几百年的钟离意。

钟离意是一位不简单的人,由他亲手实操的仁政,可谓发挥到了顶点。何以体现呢?对嫌犯不拷打,对囚犯松枷锁。由于受到了这种宽待,这些人却一个也没有溜走,全都愿意服法。这些《搜神记》里没写,补充给大家阅读,说明钟离意的个人魅力超强。

继续阅读哪里是什么孔子的预言

巫与道,路不同

卷二《搜神记》里的十五则故事,写神仙的少而又少,写习道的人及事巫的人居多。通卷研究下来,有些什么特点呢?总结出来就六个字:巫与道,路不同。在此,不妨简单地对比分析一下。

首先,使用的法术与能量有别。修道之人使用的法术,有咒、符、幻,高级一点的自身也能变化,可以覆雨翻云,控制局势。巫师不能自身变化,改变不了事态,只能观察到普通人观察不到的东西。

继续阅读巫与道,路不同

夏侯弘必成高道

巫师的本事,有后天学来的,也有先天具备的,叫生而有之。这种人,不是普通的凡人。夏侯弘就是这样的人。

他这个人天生就能看见鬼神,还能与鬼神说上话,天生有做巫师的素质。不过,他并不以巫为生,何以见得呢?因为他做的事都是不收费的。

又或者,他只仅仅具备以上那一点点的特异功能,其它的都不会,更不能有办法使唤他所见到的鬼与神,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不以巫师自居。
继续阅读夏侯弘必成高道